从20世纪对中国现代性的突发想像出发,将中国文学跨越地缘政治的裂隙,立足于全球冷战的脉络脉络之中。
本书直面中国知识分子经历的种种危机和挑战,在全球冷战的脉络中,思考现代中国文学的分裂与世界性,并执行未完成的或被激发的理念与理想,是如何在后冷战时代的政治、文学与文化中重新浮现出来。 地平线由讨论艺术与政治、民族与叙述之间的微妙关系,探讨中国知识界在文学与文化层面,回应冷战时代政治的对峙与文学的如何这些文化实践和探索中产生的思考,至今仍影响着华文世界形色的政治与文化事件。
Starting from the sudden imagination of China’s modernity in the 20th century, this book explores Chinese literature across the geopolitical divides,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global Cold War.
The book directly confronts the crise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Chinese intellectuals, reflecting on the fragmentation and global nature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within the Cold War framework. It examines how unfinished or awakened ideas and ideals have resurfaced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influencing politics, literature, and culture. By discussing the subtl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rt and politics, ethnicity and narrative, the book explores how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 world responded to the political confrontations of the Cold War era. It also delves into how these cultural practices and explorations continue to shap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events in the Chinese-speaking world today.
出版商 : 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September 11, 2024)
出版日期 : 2024 年 9 月 11 日
语言 : 繁体中文
本書從二十世紀出現的對中國現代性的諸多想像出發,回望中國一九四九年的分裂。它將考察中國文學中彼此競爭、融合及衝突的那些想像現代中國的模式,它們或在大陸,或在台灣、香港,或在海外,跨越地緣政治的裂隙,並置身於全球冷戰的語境之中。上述考察將提出理解中國之分裂的方式,並展現那些未完成的或是被壓抑的理念與理想,是如何在後冷戰時代的政治、文學與文化中重新浮現出來。藉由對藝術與政治、國族與敘述之間的微妙關係的討論,我將探究二十世紀中期,中國知識界在文學文化層面,如何回應了冷戰中國的國家分裂。這些文化實踐和探索中產生的思考至今仍在影響著華文世界中形形色色的政治與文化事件。
一九四九年標誌著二十世紀中國歷史、文學和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捩點。隨著國民黨政府遷台,中國大陸社會主義政權的確立,冷戰意識形態在東亞地區豎起的竹幕無可規避地橫亙於台灣海峽。中國在意識形態與領土兩方面都分裂為若干不同的政治與文化實體——大陸、台灣、香港、海外,導致數以百萬計的中國人流離遷徙,背井離鄉。如同那些發生在德國、越南、朝鮮的割裂一樣,中國也經歷了冷戰的分裂。在其對二十世紀的國家分裂的研究中,羅伯特.謝弗(Robert K. Shaeffer)指認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模式:「一種是英國的殖民地,如愛爾蘭、印度、巴勒斯坦,另一種是由二戰末期強權國家的軍事占領所導致的,如德國、朝鮮、中國和越南。」01前者是以種族為界的單邊隔離,而後者則是一個多邊過程,是冷戰的產物。
儘管國共兩黨在內戰(一九四六–一九四九)期間均依美蘇衝突所生之勢而立,但是,東亞冷戰的兩極構造,以及大陸與台灣隔海對峙局面的形成,卻是由另一場熱戰——朝鮮戰爭——的爆發而確立的。朝鮮戰爭(一九五○–一九五三)導致了杜魯門政府在外交防禦政策上的劇烈變動——先前,台灣是被排除在美國的西太平洋防衛圈之外的。02美國意識到,中共如若占據台灣,將使其得以控制「日本與馬來亞之間的航道,因此威脅菲律賓、琉球、乃至日本本土」,並由此嚴重地損害太平洋地區的安全與美國在此的利益。因而,在美國出兵朝鮮半島不久之後,它便派出其第七艦隊巡航台灣海峽,以遏止中共與國民黨的軍事行動。03儘管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朝鮮戰爭的參與事實上阻礙了毛澤東(一八九三–一九七六)發起另一場解放台灣的常規戰爭的計畫,它也同時延緩了蔣介石(一八八七–一九七五)反攻大陸的野心。04所以,美國對台海局勢的介入,不僅中斷、乃至最終延阻了國共之間的直接軍事衝突,更促成了台灣海峽這一地緣政治邊界的形成,最終在共產主義大陸與美國支持的「自由」島嶼之間,確立了冷戰意義上的對立關係。
自二十世紀末開始,北美學界對文化冷戰的興趣日益增長。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始關注冷戰時期東西方政府如何借助文化的武器,競爭意識形態與文化霸權。05其中翹楚當推桑德斯出版於一九九九年的專著《文化冷戰:中央情報局和文藝世界》(Frances Stonor Sauders, The Cultural Cold War: The CIA and the World of Arts and Letters [New York: New Press]),仔細鉤沉了在美國和歐洲,中情局通過對藝術家和知識分子團體的隱祕資助進行的種種反共文化項目;尼古拉斯.卡爾二○○八年的《冷戰與美國新聞署 一九四九–一九四九》(Nicolas J. Cull, The Cold War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Agency 1945-1989)一書,對美國新聞署在冷戰期間的公共外交方面的參與與介入進行了完整的描述;以及安德魯.魯賓二○一二年的《權威的檔案:帝國,文化和冷戰》(Andrew N. Rubin, Archives of Authority: Empire, Culture, and the Cold War),作者探究了美國中情局的文化自由協會(The Congress for Cultural Freedom)如何以反共為名力推某些特定作家,以塑造跨國世界文學的新經典。對蘇聯陣營的文化考察,當推考特的《舞者叛逃》一書。這本巨著為蘇聯和冷戰西方國家之間的文化競爭提供了重要的歷史考察,包括戲劇、電影、音樂、芭蕾、繪畫以及展覽,包含了蘇聯冷戰期間的表演和文化活動的詳盡紀錄。
美國以反共為名在東亞進行的冷戰操作遠超軍事部署的範圍。通過由中情局(CIA)與美國新聞署(USIA)資助的自由亞洲委員會(後來更名為亞洲基金會)等機關,美國致力於意識形態、文化與媒體的戰爭,以此進行文化宣傳與宰制。這些美國的冷戰組織不僅一起精心炮製出美好的美國故事,更在包括香港與台灣在內的冷戰的前沿陣地,資助了一系列文學與文化活動。而在冷戰疆界的另一邊,蘇聯的宣傳機器掀起了一場同樣激烈的藝術與文學戰爭。莫斯科的國際政治宣傳機構,包括戰後的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COMINFORM),致力於說服其冷戰對手以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蘇聯是未來的潮流。在中蘇結盟期間,蘇式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遍及共和國社會的各個領域,從文學、音樂到舞臺,從設計、建築乃至日常文化生活。
ep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