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之境》是剑桥学者罗伯特·麦克法伦于2007年出版的作品,是他“松散的行走文学三部曲”的第二部。这本书带领读者走遍英伦三岛的荒野,用麦克法伦的双足勾画出一幅几乎被遗忘的自然地图。
麦克法伦的行走从苏格兰的拉斯海角开始,途经多塞特的“陷路”、诺福克的风暴海滩、埃塞克斯的盐碱滩与河口,再到兰诺克的大沼地和奔宁山脉。白天,他攀登、行走、游泳;到了夜晚,他便露宿在荒野、密林、峭壁之上。在这些荒凉的地方,他与自然和文化的过往紧密相连,每个地点都与人类的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每一章都是一段旅程,每段旅程呈现出荒野的不同面貌,带领读者去触摸和感知自然的独特特质。
麦克法伦的文字一贯如诗,他不仅能生动描绘出自然的景象,更能深入挖掘自然背后的力量和机制。他对自我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探索,呈现出感官与心灵的种种碰撞与融合。读者仿佛在字里行间与他一同远行,感受那份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真实与震撼。麦克法伦曾说,出色的自然文学能激发读者“萌生新的行为形式,新的道德意识,并加深对自然世界的关怀”,而《荒野之境》正是这一理念的绝佳体现。
山毛榉树
从本霍普山谷回来的那天晚上,我把架子上“风暴海滩”的那些石头拿下来,摆在我的桌子上,把新捡来的菱形砂石也放了进去。我开始把它们挪来挪去。起初,我把它们按发现的时间排成一长排,最早捡到的放左边,最近发现的放右边。后来我又尽我所能,把它们按年代顺序重新排列: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二叠纪、侏罗纪……再之后又把它们按照发现的地点大致排成图形,于是它们便构成了群岛本身的一幅粗略的矿石图,也将我的旅程图包括于其中。每一块石头仍然承载着它被发现的那一刻的记忆:空气的味道和温度,以及阳光的质地。
心脏大小的蓝色玄武岩来自恩利岛,来自那珍珠色大海的激流峡谷的边缘。橄榄形的石英石来自科鲁什克,我离开的那天炎热而明媚,我曾把它含在嘴里。一对眼球形状的石头来自兰诺克泥炭地和桑德伍德附近的溪流阶地,向我投以回望。蓝白相间的长方形扁石取自黑森林中一段已经石化的树根,纹理中仍蕴藏着冬木的魔力。霜裂的碎石来自本霍普山的最高峰。弯曲的菱形石块来自内瓦河口,线条令人想起木纹和沙阶。地图石来自布莱克尼,白垩石来自埃塞克斯的海扇壳海滩,扁扁的楔形红砖碎片来自“荒野之地”。然后是它们中的最后一员——一块卵形的单色花岗岩,上面点缀着云母,这是我在罗杰去世后探访胡桃木农场时从一个架子上拿的,这枚石头昭示了他家的荒野性。还有一些其他的纪念品:猛禽的羽毛、海豚形的木块、破裂的峨螺、几簇风干的柔荑。
我的旅程向我揭示了,大不列颠和爱尔兰某些地区彼此看似并不相干,但在高速公路和空中航线之外,存在着新的逻辑联系。其中有地质学的联系:突岩与突岩之间、燧石与燧石之间、砂岩与砂岩之间彼此呼应,花岗岩让位于淤泥。还有鸟兽的迁徙路线,以及变幻莫测的天气与光线的联系:暴风雪、雾霭和黑暗,总为所经之地注入野性。此外还有曾经在某地逗留或穿行的人们,无论他们是生是死。将我的荒野彼此联结的是故事与记忆之网,此外也有一些更加物质性的关联。岩石、生物、天气、人类——所有这些力量所结成的联系,都在土地上留下了新的图案,就仿佛大地浸过了显影液,不可思议的图像便出现了,在道路和城市的网格中,浮现出幽灵般的影子。
我所去过的地方比在此讲述的要多——而我想去的地方还有更多。奥克尼群岛、设得兰群岛、圣基尔达岛和锡利群岛。彭布罗克郡海岸外的斯科克霍姆岛和斯科默岛。德文郡和康沃尔郡的隐秘峡谷。埃克斯穆尔谷区和博德明沼地。威尔士中部的黑山。阿德纳默亨半岛和莫纳利亚山。诺福克湖区角落里失落的小沼泽。威尔特郡和什罗普郡的部分地区。还有边境区,我打算按照约翰·巴肯(John Buchan)的《三十九级台阶》(The Thirty-Nine Steps)中理查德·汉内在高地逃亡时选择的路线漫游。我还想用一棵高大的桦树做一只独木舟,然后沿瓦伊河顺流而下。制作这份地图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事业。不论如何,我想我将来总会有时间去做这些旅行,哪怕只是完成其中一部分。再过几年,我的孩子们也长大了,就可以跟我一起去了。
如今,我感到公路地图对这些岛屿的描述似乎比我刚开始旅行时更显得扭曲了。这个国家有如此多的侧面在公路图上都不见踪迹。无论是英格兰软石地区那些古老车道的淡淡线条,还是西南沼泽的黄褐色轮廓,它都视而不见。它没有记录沃什湾口永不停歇的泥沙运动,对质地、气味和声音概不关心。橡树花粉和火草种子在风中飞舞,山峰投下不同形状的影子,奔宁山脚下的巨石以各种角度休憩,它都不在意。达特穆尔高地的浓雾,如牛奶般浓稠、柔滑、迅疾;兰诺克的黑色泥炭地,如液体一般,人留在上面的脚印在几小时内就会完全消失:这些也被它全然忽视。它看不到黑峰森林里苍鹰在何处栖息,也看不到剑桥郡中雀鹰循着哪条路线捕猎。
epub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