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家的生活寶物:一个革命家认真生活的见证(文末附epub)

革命家的生活寶物
革命家的生活寶物

「要先做一个好的人,再成为台湾人!」史明:革命家的日常与哲学

我们熟悉的史明,是为台湾奋斗终身的革命家,是《台湾人四百年史》的作者,是手持炸鸡为年轻人加油的热血长辈。然而,这位为台湾历史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革命家,在日常生活中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历史学者翁稷安,透过40件史明先生的私人物品,带领我们走入这位传奇人物不为人知的生活面貌。从倚靠床头的木刀、经营餐厅时的收银机,到革命生涯中的宣传旗帜,这些物件无声地诉说着史明先生丰富多彩的一生。

原来,这位为理想奋斗不息的革命家,私底下也热爱生活。他喜欢听交响乐、唱卡拉OK,甚至还亲手制作mix tape。他坚持运动、注重饮食,过着健康而有品质的生活。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却折射出史明先生深邃的人生哲学:为理想奋斗之前,得先好好活。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人物传记,更是一段穿越历史的旅程。透过史明先生的生活点滴,我们得以窥见20世纪东亚的社会变迁。同时,书中蕴含的人生智慧,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为什么史明先生会反复强调「要先做一个好的人,再成为台湾人」呢?

透过这本书,我们或许能找到答案。史明先生深知,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只有先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他的这句话,不仅适用于那个动荡的时代,也适用于我们今天的社会。

这本书的亮点:

  • 鲜为人知的史明:除了革命家的一面,我们还看到了一个热爱生活、追求品质的史明。
  • 丰富的细节: 40件物品,40个故事,让我们更立体地认识史明。
  • 深刻的哲理:书中蕴含的人生智慧,值得我们反复咀嚼。
  • 流畅的文笔:作者以生动的语言,将历史故事娓娓道来。

建成小学校

在台北市繁華的長安西路上,一棟紅磚建築以其復古風格吸引著路人目光。這就是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 Taipei),其前身可追溯至日治時期的建成小學校。建築前方的廣場上,大型裝置藝術為都市叢林中的人們帶來一絲驚喜,彷彿進入另一個時空。

這棟建物是日治時期知名的日本建築師近藤十郎(一八七七-一九四六)設計,於一九一九年落成。東大建築科畢業的近藤十郎,於一九〇六年來台,參與了多項重要建設,而這棟建築是其代表作之一。(註1)建成小學校最早名為台北詔安尋常小學校,在一九二二年後更名為「建成」。(註2)

日治時期台灣初等教育基本上採以「種族」區分的雙軌制,日本孩童就讀「小學校」,台灣孩童就讀「公學校」,小學校基本上就是日本學制的延伸。一九二二年改以日語能力為判別兩者的標準,小學校的學生為「國語常用者」,「非國語常用者」則就讀公學校,但實際上能進入小學校的台灣學童非常有限,(註3)史明就是其中之一。

原本就讀士林公學校的史明,於二年級時轉學至建成小學校,由一年級重新讀起。會轉學是因為母親的期許,希望他未來能成為醫生。小學校當時被認為教育程度較佳,日後進入中等學校,進而習醫的可能性也比較高。在經過嚴格的筆試和口試後,史明考進了建成小學校,入學時還有段小插曲,因為史明父親林濟川曾發表過反日的言論,差點無法通過總督府的身家背景審查,但因當時校長後藤止惜才,提出降級入學的折衷方式才順利入學。

母親對於史明轉入小學校十分開心,馬上帶他到台北榮町(今衡陽路)新高堂書店買課本,再到隔壁的吳服店買制服。入學典禮當天,則由父親陪同參加,看到父親堂堂正正和日籍老師應對的態度,讓史明相當自豪,立志要好好地學習。

小學校的台灣人不多,史明觀察,一屆差不多三、四個人左右,但不論師長或同學之間,都沒有歧視或排擠台灣學生。主任老師松山利治先生雖然很常提起武士道精神,以及他在軍旅生涯的訓練,但對學生一視同仁。學生之間更不會彼此看輕,一同玩耍,午餐時也會互相交換便當的菜色。

雖然一切順利,史明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如願考入台北一中。但一方面受到父親抗日氣息的影響,又感受到日本學生有著更好的生活條件,每個人都像「有錢家庭出身的子弟」,「穿著走動也更顯得時髦與豪華」,和台灣學子的生活背景有顯著差異。種種因素作用下,讓少年史明心中始終有著:「我是第三國民,我要反日。」的想法,這揮之不去的念頭,成為影響他一生選擇的重要關鍵。

戰後,在台日人紛紛返日,學校如同廢校,被台北市政府徵收為辦公的場所,到了二〇〇一年才變成今日的美術館。物換星移,當年史明心中那反抗的種子,也已枝開葉散,成為大樹。

epub下载: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