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来,以中华文明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建立了一套独特的礼仪制度——朝贡。通过这套朝贡体系,各国与中国之间保持着频繁的交往,中国式的政治体系和文化观念被慢慢传播,这个原本风俗、语言各异的世界,在千余年间被逐渐编织成了拥有统一文字、统一价值观的“文明”世界。 本书通过详述朝鲜、琉球、日本、越南等九种不同的朝贡类型,为读者呈现人类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国际秩序的内在运作机制。朝贡秩序下的“美丽旧世界”,恭顺与臣服的的表象下隐藏着野心和计算。了解朝贡体系的“表”和“里”,“名”与“实”,是我们认识中国史和东亚史的一个关键。
“朝鲜,中国之孝子也”
一
中国读者印象中的万历,大抵是一个昏君,以二十余年不上朝,纵情于“酒色财气”而闻名。他还是一个肥胖症患者。据说他走路时,要太监给他抬着肚子缓缓前行。他给太后请安,则要“膝行前进”。
然而,在朝鲜史籍中,他却是一个罕见的明君。万历一登基,朝鲜人对他的印象就很好。万历二年(1574),朝鲜使臣许篈出使中国,见到了年仅十二岁的万历皇帝。他发现小皇帝长得比同年龄的孩子高大壮实,说话中气十足。回国后他描述小万历的外表说:“今日臣等望见天威甚迩,龙颜壮大,语声铿锵。”
“龙颜壮大”,意思是说小皇帝身体健壮,“语声铿锵”,是指小皇帝声音洪亮,看起来小皇帝有一副相当不错的有为之君的底子。
在他眼中,小万历皇帝不但长得健硕,还勤政好学,是一个完美的君王模范:
因闻皇上讲学之勤,三六九日,则无不视朝,其余日则虽寒暑之极,不辍经筵。……虚心好问,而圣学日进于高明。……圣年才至十二,而君德已著如此,若于后日长进不已,则四海万姓之得受其福者。
也就是说,十二岁的小皇帝非常勤奋,除了上朝日之外,每天都要上课,不论天气多么恶劣,从不停止。学习时虚心好问,学业进展很快。看来一定会成为一代明君,让四海之人,包括朝鲜人得到恩泽。
此时正当万历登基之初,尚未亲政,还没有显露出怠政的倾向,朝鲜人如此评价也属正常。然而到了万历二十年(1592),万历皇帝已经滑入消极怠工的泥潭,以至御史冯从吾上疏批评他“郊庙不亲,朝讲不御,章奏留中不发” (不祭祀天地祖宗,不上朝,不处理公务)的时候,在朝鲜人的记载中,万历仍然是一个勤奋的皇帝。《朝鲜王朝实录》记载,万历十九年(1591),朝鲜使臣到中国汇报朝鲜与日本的关系,万历亲自接见,和使臣谈了很多话,显示出对朝鲜安危的深切关怀:“帝出御皇极殿,引使慰谕勤恳,赏赉加厚,降敕奖论。皇帝久不御朝,外国使臣亲承临问,前所未有也。” 也就是说,皇帝在皇极殿接见使臣,很诚恳地说了很多劝慰的话,赏赐了很多东西。皇帝已经很久不上朝了,亲自接见外国使臣,是前所未有的举动。
朝鲜人记载,在壬辰战争当中,万历皇帝的表现更是尽职尽责,朝鲜请兵请饷,无不立应。他曾下令“凡涉及东征之事,俱可不时入奏” 。只要是关乎朝鲜的事,不管什么时候,都可以马上汇报。“闻其时以朝鲜事入奏,则虽中夜必起而行之。其至诚救恤之事,至今传说。” 即使是半夜接到朝鲜的战报,也马上起来办公,简直可以说是“旰食宵衣”了。
万历皇帝临终前,朝鲜使臣李廷龟出使中国,恰好见证了皇帝归天这一历史性时刻。李廷龟记载,万历皇帝临死前,还牢牢掌控着国家事务,特别是关心着小邦朝鲜。从皇帝寝室走出来的太监对朝鲜使臣说,“皇上自昨夕症势危重,闭眼不开” 。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坚持听取太监朗读朝鲜国书,已经不能说话,但仍然“颔可”,同意给朝鲜国正式回复。
使臣记载说,万历皇帝在遗嘱中也提到了朝鲜。
二十一日,放御医,皇帝御弘德殿,引接阁老方从哲、英国公张惟贤、兵部尚书黄嘉善、吏部尚书周嘉谟等八人,将手指面,教各臣看一看病至如此,又虑忧东事。方从哲等奏用人发帑等事。皇上将手连握数次,不久断气。
万历已经不行了,宣八位大臣进殿,一方面告诉大家,病已至此,药已无效,另一方面又对朝鲜问题表示忧虑。方从哲等汇报了财政问题。万历不久就断气了。
在朝鲜人心目中,万历皇帝一直是一个勤政的、英明的皇帝,一位值得尊敬的长者。原因非常简单:万历对他们有再造之恩。
ep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