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文惺日記》:一窺汪精衛父女對抗戰的真摯對話
汪精衛長女汪文惺,以細膩的筆觸,在日記中記錄了1937-1938年間,日軍侵華、南京淪陷前後的動盪歲月。這本日記不僅是汪文惺個人成長的見證,更是她與父親汪精衛,兩人透過文字交流,共同面對國家危亡的珍貴記錄。
日記內容豐富多元,涵蓋:
- 家國情懷: 從一個年輕女性的角度,真實記錄了戰亂中的家國情懷,以及對未來的不確定。
- 父女情深: 汪精衛在百忙之中,仍細心批改女兒的日記,父女倆透過文字交流,對戰爭與時局的觀察與思考。
- 歷史見證: 日記內容與時局緊密相連,透過作者的親身經歷,為我們呈現了那個動盪不安的時代。
本書特色:
- 首次公開: 日記內容從未發表,此次出版是首次向公眾呈現。
- 汪精衛批註: 收錄汪精衛親筆批註,真實呈現了汪精衛對戰爭與時局的看法。
- 史料豐富: 書中附有大量史料,如報刊報導、家族照片等,為讀者提供更全面的歷史背景。
學者推薦:
- 羅葉博士: 汪精衛在日記中的批註真實反映了他的思想,是研究汪氏思想的重要文獻。
- 王克文教授: 本書對研究汪精衛在中日戰爭初期的思想有重大貢獻。
這本書不僅是一部個人回憶錄,更是一份珍貴的歷史文獻。 透過汪文惺的日記,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汪精衛父女在國難當頭時的選擇與掙扎,同時也能更全面地認識那個動盪不安的時代。
十一月二十九日
十一月廿九日,無錫失守1,數十萬的生靈,工業的市鎮,便陷入敵手,再看不見我們的國旗飄揚,換了敵人的國旗了。還記得在教育學院念書2的時候,每天早上五時半,全體教職員學生到操場行升旗禮,佇立致敬,隨着軍樂漸漸升高,望著飄揚的國旗,常常增加無限的悲懷壯志。一二八國恥紀念日3,慘然下了半旗,淚一直由面頰滾落,還怕同學見了,連忙舉手拭抹,那知滿面淚痕的同學,亦忙着拭乾。同樣的情感,同樣的悲懷,亦可以同時共流清淚。現在再不能相聚,更不能像從前在教育學院時對國旗致敬了。
十二月十三日
十二月十三日,「南京淪陷 我軍完全撤退」1,斗大的字,閃進我的眼簾,南京不是我們所有的了。[點句往往忽畧]在這一次戰爭以前,似乎沒有把我們的力量,和敵人的力量,估計清楚,即所謂不知己不知彼,如何可以不敗。況且受着其他外力的挑撥,以主戰為能事。到了政府抗戰的時候,唱高調的人,早已連影都不見,只知道在暗中忙着進展自己的勢力,以擁護政府抗戰為名,而其實別有組織,欲推翻政府來分散抗戰的力量。這一種組織倒是騙了盲目,和失業的人一天多似一天的到那裡去,以為唯一的出路就是赤化中國,向蘇聯叩頭。唉!完全沒有看到危險,結果不是日本的奴隸就是蘇聯的奴隸。[實在有一部分人是如此。]「前門拒虎後門進狼」還以為救了中國嗎?不能樹立民主的政治在中國的領土嗎?
epub地址: